在芯片、人工智能、新材料等关键领域的技术迭代不断加速之际,科技企业已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
科技企业在初创阶段往往面临融资难题,急需金融“活水”注入;而在成长壮大过程中,又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持续赋能与支撑。这就要求银行不仅要在企业起步时“助跑”,提供灵活高效的融资支持,还要在企业发展壮大中“陪跑”,通过完善的科技金融生态系统,联动信贷、股权、债券、投行等多元化服务,为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保驾护航。
《中国经营报》记者从交通银行(601328.SH)上海市分行了解到,对初创期科技企业,该行推出“人才贷”;对成长期企业,推出“科创智慧知产贷”“科创易贷”等产品。同时,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发挥集团总部在沪、子公司集聚上海的优势,围绕科技型企业的多元需求,提供覆盖股权融资、债券融资、融资租赁和定制化托管等在内的“股贷债租托”一体化金融服务方案。
跳出传统信贷的“单一思维”
作为新兴产业的基础和数字智能时代的核心产业,集成电路成为当前全球技术与产业竞争的战略高地。
“我们属于集成电路行业内比较典型的轻资产、技术密集型企业,特点是研发人员占比高、研发投入大,固定资产及其他可抵押物较少。”英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融资经理周婷告诉记者,该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存储技术,通过自主研发、赋能芯片设计和系统应用方案的高科技公司。
按照银行的传统授信逻辑,这类企业因营收尚未稳定、缺乏抵押品,很难获得充足的融资支持。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发布的《银行业科技金融创新与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科技创新具有高风险、高不确定性和长周期的特点,而商业银行通常偏好低风险、稳定回报的项目,而且受制于流动性风险管理需要,融资期限也偏向中短期。科技型企业特别是初创企业,缺乏历史财务数据和稳定的市场表现,业务模式和市场环境变化快,传统的风险评估方法难以适用。
因此,银行急需探索更加契合科技企业特征的金融服务路径。“传统银行以营收、税收、利润等作为核额的标准。如果仍旧以这种授信逻辑核额,大量的科技型企业都服务不了。”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科技金融部负责人周天宇对记者说道。对此,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对于初创期科技型企业,推出“人才贷”;对于初创期和成长期科技型企业,推出“科创智慧知产贷”线上产品,结合科技型企业特质,融合人才、技术、投融资能力等增信因子,产品额度最高2000万元。
交通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副总经理沈涛谈道,该行深入挖掘行业的内部数据,自主研发科技型企业“1+N”评价模型,从科研创新、社会认可、经营成效等维度建立精准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针对科技型企业需求,整合搭建“科创数智云”的生态服务,提供科技金融多层次金融服务,助力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除了创新信贷评估机制以外,银行的风控体系也需同步升级。沈涛指出,为适应科技金融业务特点,交通银行构建了特色化、智能化风控体系,自主研发风险评分模型,完善覆盖贷前准入、反欺诈、贷中预警、贷后监控的全流程数字化风控。比如,通过机器学习技术完善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建立信贷逾期预测模型。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指出,银行业作为科技金融服务主力军,正通过机制创新破解科技企业融资难瓶颈。央行设立的科技创新再贷款、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等工具,带动更多资金投向硬科技领域;商业银行普遍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创新“知识产权质押 + 银税互动”“人才积分贷”等产品,部分银行通过投贷联动试点,以“表内资金+子公司直投”模式实现债权与股权融资联动。
贯穿科技企业成长全周期
从研发到投产,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科技企业通常要经历一个漫长且充满不确定性的成长周期。在这一过程中,企业不仅要应对技术验证、产品打磨、市场开拓等多重挑战,还常常面临上市前阶段在企业规模扩张、股权结构优化、公司治理完善等方面的难题。
周婷表示,通过信贷和股权投资方面的资金支持,交通银行帮助企业充实了流动性,助力企业业务发展,同时交通银行又进一步为企业提供更多元的产品和服务。
在服务科技企业的过程中,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依托集团资源,打造“股贷债租托”全链条、一体化服务方案,推动金融要素协同发力,构建面向科技企业的综合化服务体系,支持上海“硬科技”发展。在股权融资方面,该行打造“云路演”品牌,秉持“投早、投小、投硬、投长”理念,创新“投贷联动”模式,深化与中金财富及其他机构合作,推动区域内金融资源整合,满足各阶段科创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
今年,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提出,为科技创新提供全生命周期、全链条的金融服务。在建立银行信贷支持科技创新的专项机制方面,要求制定科技金融支持的科技型企业识别标准,建立科技型企业推荐机制,便利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机构精准有效提供支持。鼓励商业银行设立科技金融专门机构,在科技资源密集的地区设立科技支行。鼓励有条件的银行探索较长周期的科技创新贷款内部绩效考核方案,建立尽职免责机制。选择在部分商业银行和试点城市开展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将贷款占并购交易价款比例提高到80%,贷款期限延长到10年。
田轩表示,要推进科技金融产品与科技创新的全周期适配。信贷产品需针对科技企业“轻资产、高成长”特性,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与信用贷款,将研发投入强度、人才团队等指标纳入授信评价体系,优化服务机制以缩短审批时限。科技保险应构建专属体系,将科技保险纳入政策支持范畴,设立发展基金并推动保险机构与创投机构协同,开发覆盖知识产权全链条的保险产品。债券与股权工具需多元发展,支持独角兽企业发行创新债券,推动知识产权证券化,完善国家引导基金运作,搭建科技基金服务平台,放宽中长期资金入市限制并建立风险补偿机制。
此外,金融机构还可以围绕科技型企业的全方位需求,整合金融机构、政府、资本市场、科技园区、行业协会等多方资源,形成协同发展、资源共享的服务体系。
《报告》指出,银行机构在搭建(或参与)科技金融服务生态圈时应关注的重点包括:明确生态圈建设的核心目标,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围绕科技型企业的全生命周期需求,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聚合多方协同的参与主体,科技金融生态圈需要多方主体的参与,各方在生态圈中扮演不同角色;搭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以功能整合的方式,提供信息共享和智能化的一站式服务,为企业提供全流程服务,提升服务效率;建立风险分担机制。需要指出的是,不同区域在科技创新以及产业发展的梯度上存在巨大差异,加之银行机构自身禀赋资源和专业能力也各有不同,银行需要深入研究本地产业现状以及转型升级的重点,并结合自身禀赋和客群特征,来搭建差异化、特色化的科技金融生态体系。
科元网-股票配资一览表最新-沈阳配资平台-股票配资平台官方版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