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坝,真的安全吗?有人曾质疑它“不堪一击”……
上世纪末,三峡大坝动工之初,国内外不少声音都对它持保留态度。
有人担心:
——这样一个巨型工程,一旦成为敌方攻击目标,会不会“溃坝”?
——它是有使用年限的,如果年久失修会不会造成灾难性后果?
但今天,三峡大坝用现实给出了回应——不但没问题,反而是中国工程奇迹的象征。
能抗打击,还能“抗百年”
首先,我们来说说很多人担心的“打不打得坏”。
三峡大坝属于重力坝,通俗点说,它就像一座由钢筋混凝土构成的人造“山”。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座巨石垒起来的屏障,重达几千万吨。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哪怕是小当量的核弹,也很难真正摧毁它。
更别说普通航弹导弹了,连“挠痒痒”都算不上。
有人可能会说,持续不断地攻击呢?的确,从理论上讲,几千几万枚炸弹“啃”个几年,是可能造成损伤的——但那也意味着战争已经到了最极端的状态,三峡大坝的存在早已不是关键,国家安全才是核心。
使用年限?说的是几十万年
很多人不知道,三峡大坝用的是C50~C80高强度混凝土,坝体结构的理论寿命可达20万年!
不是20年,不是200年,而是比我们文明历史还长得多的时间。
当然,大坝并不是完全不用维护的“永动机”。主要的问题来自泥沙淤积,但这也早就考虑在设计方案里了:
大坝采用了自动冲沙系统,每次开闸都能带走大量泥沙;还有大量现代化挖泥船,定期清理,确保畅通;更关键的是,中国的森林覆盖率从1994年的16%提升到了2025年的25%以上,生态环境改善直接降低了泥沙来源。
所以,大坝不是不需要维护,而是我们完全有能力维护,而且会越做越好。
防洪调水,才是它最强的能力
很多人习惯拿发电收益去“算账”,但三峡大坝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商业项目。
它的真正价值在于:
✅ 防洪:避免每年汛期对长江中下游造成灾难性影响;
✅ 调水:汛期储水、枯水期放水,保障用水稳定;
✅ 生态调节:减少泥沙淤积,保护沿岸农业和城市安全;
一个对比让人瞬间清醒:一场中等规模的洪灾,损失就可能高达百亿甚至千亿。
三峡大坝,每年不知避免了多少这样的灾害。
它早就“回本”了
1994年动工,2006年全线建成,总投资约2000~2500亿人民币。看似巨大,但三峡大坝防洪调水带来的间接收益远远超过成本。
你说它回没回本?早就赚回来了。只是赚的,不是电费,而是千千万万人的安稳和安全。
科元网-股票配资一览表最新-沈阳配资平台-股票配资平台官方版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